新风面板是新风系统的控制核心,主要负责调节和管理系统的运行状态。其工作原理涉及多个模块的协同工作,以下从技术角度进行分点解析:
一、核心功能模块
1、用户交互界面:采用触控屏或物理按键,集成状态指示灯(如Wi-Fi、滤网寿命、故障代码)。高端型号支持TFT液晶显示PM2.5/C0z实时数据。
2、主控芯片:通常采用ARM Cortex-M系列微控制器,运行实时操作系统(RTOS)处理多任务调度。
3、通信模块:支持RS-485/MODBUS协议有线通信,或Wi-Fi6/蓝牙5.0无线传输,部分工业级面板配备4GIoT模组。
二、传感器数据融合
1、内置多传感器阵列:
①激光PM2.5传感器(精度士5ug/m³)。
②NDIR红外COz传感器(量程0-5000ppm)。
③温湿度复合传感器(士0.5°C精度)。
2、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处理,消除传感器漂移误差。
三、智能控制逻辑
1、PID控制算法:根据设定值与实时监测值的偏差,动态调节EC风机PWM占空比(0-100%无级调速)。
2、场景模式:
①自动模式:基于IAO(室内空气质量指数)的模糊控制。
②定时模式:支持CRON表达式编程。
③联动模式:通过干触点对接BA楼宇系统。
四、电气设计要点
1、采用隔离式开关电源设计(输入AC220V士15%,输出DC12V/5V)。
2、继电器输出容量通常为10A/250VAC(用于辅助电加热控制)。
3、符合EMC Class B电磁兼容标准。
五、系统保护机制
1、实时监测风机电流(霍尔传感器士1%精度)。
2、静电防护达到IEC 61000-4-2 Level4标准。
3、故障自诊断:包括风压开关异常、滤网堵塞(压差传感器触发)、通信超时等。
六、物联网集成
1、支持MOTT协议对接云平台。
2、可扩展Modbus TCP网关实现远程监控。
3、开放API接口供智能家居系统(如KNX、HomeKit)集成。
七、技术演进趋势
1、边缘计算能力提升:本地部署TinyML模型实现预测性维护。
2、数字孪生接口:支持上传运行数据至BIM运维平台。
3、能源优化算法:结合电价波动的动态风量调节。
典型电路架构包含:电源管理一信号调理→MCU处理→功率驱动→通信接口的标准化设计流程,需特别注意EMI滤波电路设计和软件看门狗机制。专业安装时需进行风量-静压曲线匹配调试,确保控制系统响应特性与风管网络阻抗特性吻合。